首页 >> 秀友百科词条 >> 互联网常识 >> 互联网

互联网[编辑]


概述
互联网又称网际网络,或音译因特网(Internet)、英特网,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

互联网(英语:Internet),又称网际网络,或音译因特网(Internet)、英特网,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通常internet泛指互联网,而Internet则特指因特网。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是互相连接一起的网络结构。互联网并不等同万维网,万维网只是一建基于超文本相互链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统,且是互联网所能提供的服务其中之一。

发展历程

 

因特网始于1969年的美国。是美军在ARPA(阿帕网,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制定的协定下,首先用于军事连接,后将美国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UCSB(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这个协定由剑桥大学的BBN和MA执行,在1969年12月开始联机。

在如今的日常生活中,因特网这个词已经频繁出现在我们的交流中,因特网是不是就是我们常看到的Internet呢?

实际上Internet表示的意思是互联网,又称网际网路,根据音译也被叫做因特网、英特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且巨大的全球化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有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各种不同的连接链路、种类繁多的服务器和数不尽的计算机、终端。使用互联网可以将信息瞬间发送到千里之外的人手中,它是信息社会的基础。

1968年

1968年,参议员Ted·Kennedy(特德.肯尼迪)听说BBN赢得了ARPA协定作为内部消息处理器(IMP),特德.肯尼迪向BBN发送贺电祝贺他们在赢得“内部消息处理器”协议中表现出的精神。

1978年

1978年,UUCP(UNIX和UNIX拷贝协议)在贝尔实验室被提出来,1979年,在互联网时代

UUCP的基础上新闻组网络系统发展起来。新闻组(集中某一主题的讨论组)紧跟着发展起来,它为在全世界范围内交换信息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然而,新闻组并不认为是互联网的一部分,因为它并不共享TCP/IP协议,它连接着遍布世界的UNIX系统,并且很多互联网站点都充分地利用新闻组。新闻组是网络世界发展中的非常重大的一部分。

第一个检索互联网的成就是在1989年发明出来,是由PeterDeutsch和他的全体成员在Montreal的McGillUniversity创造的,他们为FTP站点建立了一个档案,后来命名为Archie。这个软件能周期性地到达所有开放的文件下载站点,列出他们的文件并且建立一个可以检索的软件索引。检索Archie命令是UNIX命令,所以只有利用UNIX知识才能充分利用他的性能。

 

McFill大学,拥有第一个Archie的大学,发现每天从美国到加拿大的通讯中有一半的通信量访问Archie。学校关心的是管理程序能否支持这么大的通讯流量,因此只好关闭外部的访问。幸运的是当时有很多很多的Archie可以利用。

BrewsterKahle,当时是在ThinkingMachines(智能计算机)发明了WAIS(广域网信息服务),能够检索一个数据库下所有文件和允许文件检索。根据复杂程度和性能情况不同有很多版本,但最简单的可以让网上的任何人可以利用。在它的高峰期,智能计算机公司维护着在全世界范围内能被WAIS检索的超过600个数据库的线索。包括所有的在新闻组里的常见问题文件和所有的正在开发中的用于网络标准的论文文档等等。和Archie一样,它的接口并不是很直观,所以要想很好的利用它也得花费很大的工夫。

1989年

1989年,在普及互联网应用的历史上又一个重大的事件发生了。TimBe

rners和其他在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的人----这些人在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非常出名,提出了一个分类互联网信息的协议。这个协议,1991年后称为WWW(World Wide Web),基于超文本协议――在一个文字中嵌入另一段文字的-连接的系统,当你阅读这些页面的时候,你可以随时用他们选择一段文字链接。虽然它出现在gopher之前,但发展十分缓慢。

由于最开始互联网是由政府部门投资建设的,所以它最初只是限于研究部门、学校和政府部门使用。除了以直接服务于研究部门和学校的商业应用之外,其它的商业行为是不允许的。90年代初,当独立的商业网络开始发展起来,这种局面才被打破。这使得从一个商业站点发送信息到另一个商业站点而不经过政府资助的网络中枢成为可能。

1991年

1991年,第一个连接互联网的友好接口在Minnesota大学被开发出来。当时学校只是想开发一个简单的菜单系统可以通过局域网访问学校校园网上的文件和信息。紧跟着大型主机的信徒和支持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的拥护

 

者们的争论开始了。开始时大型主机系统的追随者占据了上风,但自从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的倡导者宣称他们可以很快建立起一个原型系统之后,他们不得不承认失败。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的倡导者们很快作了一个先进的示范系统,这个示范系统叫做Gopher。这个Gopher被证明是非常好用的,之后的几年里全世界范围内出现10000多个Gopher。它不需要UNIX和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知识。在一个Gopher里,你只需要敲入一个数字选择你想要的菜单选项即可。今天你可以用theUofMinnesotagopher选择全世界范围内的所有Gopher系统。

 

Gopher使用的一种自动检索服务),Gopher的可用性大大加强了。它被称为VeryEasyRodent-OrientedNetwideIndextoComputerizedArchives的首字母简称。遍布世界的gopher象网一样搜集网络连接和索引。它如此的受欢迎,以致很难连接上他们,但尽管如此,为了减轻负荷大量的VERONICA被开发出来。类似的单用户的索引软件也被开发出来,称做JUGHEAD(JonaysUniversalgopherHierachyExcavationAndDisplay).

Archie的发明人PeterDeutsch,一直坚持Archie是Archier的简称。当VERONICA和JUGHEAD出现的时候,表示出非常的厌恶。

运行原理

 

计算机网络是由许多计算机组成的,要实现网络的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必须要作两件事,数据传输目的地址和保证数据迅速可靠传输的措施,这是因为数据在传输 过程中很容易丢失或传错,Internet使用一种专门的计算机语言(协议),以保证数据安全、可靠地到达指定的目的地,这种语言分两部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和 IP (Internet Protocol网间协议)sure网络营销理论。 TCP/IP协议的数据传输过程:TCP/IP协议所采用的通信方式是分组交换方式。所谓分组交换,简单说就是数据 在传输时分成若干段,每个数据段称为一个数据包,TCP/IP协议的基本传输单位是数据包,TCP/IP协议主要包括两个主要的协议,即TCP协议和IP协议,这两个协议可以 联合使用,也可以与其他协议联合使用,它们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1)首先由TCP协议把数据分成若干数据包,给每个数据包写上序号,以便接收端把数据还原成原来的格式。

2)IP协议给每个数据包写上发送主机和接收主机的地址,一旦写上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数据包就可以在物理网上传送数据了。IP协议还具有利用路由算法进行路由选择的功能。

3)这些数据包可以通过不同的传输途径(路由)进行传输,由于路径不同,加上其它的原因,可能出现顺序颠倒、数据丢失、数据失真甚至重复的现象。这些问题都由TCP协议来处理,它具有检查和处理错误的功能, 必要时还可以请求发送端重发。简言之,IP协议负责数据的传输,而TCP协议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

互联网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在互联网上可以聊天、玩游戏、查阅东西等。更为重要的是在互联网上还可以进行 广告宣传和购物。互联网给现实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网民在互联网上可以在数字知识库里寻找自己学业上、事业上的所需,从而帮助网民的工作与学习。互联网在现实的应用很广泛,每天有数以亿计的人使用互联网,大家用它来聊天,了解资讯,购物等种种,也不乏一些人利用互联网为自己的产品宣传,因此也促使了一些新兴行业的诞生,例如网络营销等等,互联网的影响正在日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也将因此而获得更大的改变

应用模式

 

在一级层次,互联网应用模式可划分为网络信息获取应用模式、电子商务应用模式、网络交流互动应用模式、网络娱乐应用模式和电子政务应用模式。《网络与新媒体应用模式——创新设计及运营战略》(2015年9月)一书中指出,互联网一级应用模式所包含的二级应用模式见下表。

网络应用模式的体系结构一览表

一级应用模式

二级网络应用模式

(信息需求)

网络信息获取应用模式

网络新闻模式

搜索引擎模式

信息分类模式

信息聚合模式

知识分享模式

(交易需求)

电子商务应用模式

B2B电子商务模式

B2C电子商务模式

C2C电子商务模式

O2O电子商务模式

 

网络交流互动应用模式

即时通讯模式

个人空间模式

社交网络模式

网络论坛模式

 

网络娱乐应用模式

网络游戏模式

网络文学模式

网络视频模式

 

电子政务应用模式

G2G电子政务模式

G2E电子政务模式

G2B电子政务模式

G2C电子政务模式

由表可见,网络信息获取应用模式又细分为网络新闻模式、搜索引擎模式、信息分类模式、信息聚合模式和知识分享模式;电子商务应用模式细分为B2B电子商务模式、B2C电子商务模式、C2C电子商务模式和O2O电子商务模式;网络交流互动应用模式细分为即时通讯模式、个人空间模式、网络社交模式、网络论坛模式;网络娱乐应用模式细分为网络游戏模式、网络文学模式、网络视频模式。

社会影响

 

互联网互联网互通

是全球性的。这就意味着这个网络不管是谁发明了它,是属于全人类的。互联网的结构是按照“包交换”的方式连接的分布式网络。因此,在技术的层面上,互联网绝对不存在中央控制的问题。也就是说,不可能存在某一个国家或者某一个利益集团通过某种技术手段来控制互联网的问题。反过来,也无法把互联网封闭在一个国家之内-除非建立的不是互联网。然而,与此同时,这样一个全球性的网络,必须要有某种方式来确定联入其中的每一台主机。在互联网上绝对不能出现类似两个人同名的现象。这样,就要有一个固定的机构来为每一台主机确定名字,由此确定这台主机在互联网上的“地址”。然而,这仅仅是“命名权”,这种确定地址的权力并不意味着控制的权力。负责命名的机构除了命名之外,并不能做更多的事情。

同样,这个全球性的网络也需要有一个机构来制定所有主机都必须遵守的交往规则(协议),否则就不可能建立起全球所有不同的电脑、不同的操作系统都能够通用的互联网。下一代TCP/IP协议将对网络上的信息等级进行分类,以加快传输速度(比如,优先传送浏览信息,而不是电子邮件信息),就是这种机构提供的服务的例证。同样,这种制定共同遵守的“协议”的权力,也不意味着控制的权力。

毫无疑问,互联网的所有这些技术特征都说明对于互联网的管理完全与“服务”有关,而与“控制”无关。

事实上,互联网还远远不是我们经常说到的“信息高速公路”。这不仅因互联网的传输速度不够,更重要的是互联网还没有定型,还一直在发展、变化。因此,任何对互联网的技术定义也只能是当下的、现时的。

与此同时,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互联网中、越来越多地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地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互联网的意义、价值和本质提出新的理解。[1]

经济影响

今后5年,G20中的发达国家互联网年增长8%,对G20GDP贡献率将达5.3%,发展中国家增长率高达18%,2010-2016G20的互联网经济将近翻番,增加3200万个就业机会……

网络即传媒

2006年4月全球各国因特网用户数量

正如我们前面看到的那样,互联网的出现固然是人类通信技术的一次革命,然而,如果仅仅从技术的角度来理解互联网的意义显然远远不够。互联网的发展早已超越了当初ARPANET的军事和技术目的,几乎从一开始就是为人类的交流服务的。

即使是在ARPANET的创建初期,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指令与控制研究办公室(CCR)主任利克里德尔就已经强调电脑和电脑网络的根本作用是为人们的交流服务,而不单纯是用来计算。

后来,麻省理工学院电脑科学实验室的高级研究员DavidClark也曾经写道:“把网络看成是电脑之间的连接是不对的。相反,网络把使用电脑的人连接起来了。互联网的最大成功不在于技术层面,而在于对人的影响。电子邮件对于电脑科学来说也许不是什么重要的进展,然而对于人们的交流来说则是一种全新的方法。互联网的持续发展对我们所有的人都是一个技术上的挑战,可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我们来自哪里,不能忘记我们给更大的电脑群体带来的巨大变化,也不能忘记我们为将来的变化所拥有的潜力。”(RFC:第1336期)很明显,从互联网迄今的发展过程看,网络就是传媒(Communication)。

英文的“Communication"是个不太容易翻译的词。当我们谈到消息、新闻的时候,这个词指的是传播和传达;当我们说起运输的时候,这个词指的是交通;而当我们讨论人际关系的时候,这个词又和交往和交流有关。当年利克里德尔强调电脑的作用在于“交流”,就是用的就是这个词。

有趣的是,“电脑”(Computer)和“交流”(Communication),都有一个共同的词根:“com”(共、全、合、与等等)。古英语的“Communicate”,就有“参与”的意思。

多功能互动

互联网就是一个能够相互交流沟通,相互参与的互动平台。

在美国大学里,一般学习的不是新闻学,而是大众传播学(masscommunication)。互联网

在这个意义上,“communicate”与宣传和被宣传无关,而是和大家共同“参与”的“交流”紧密相关。我在这里强调“网络就是传媒”,也是为了强调网络在人类交流和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互联网迄今为止的发展,完全证明了网络的传媒特性。一方面,作为一种狭义的小范围的、私人之间的传媒,互联网是私人之间通信的极好工具。在互联网中,电子邮件始终是使用最为广泛也最受重视的一项功能。由于电子邮件的出现,人与人的交流更加方便,更加普遍了。

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广义的、宽泛的、公开的、对大多数人有效的传媒,互联网通过大量的、每天至少有几千人乃至几十万人访问的网站,实现了真正的大众传媒的作用。互联网可以比任何一种方式都更快、更经济、更直观、更有效地把一个思想或信息传播开来。

而互联网的出现,电子邮件和环球网的使用,正好为人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工具。

网页出版物

如果理解了“网络就是传媒”,就很容易理解作为互联网的功能之一的环球网的网页实质上就是出版物,它具有印刷出版物所应具有的几乎所有功能。几年来环球网发展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事实上,有相当数量的环球网用户直接把环球网当作出版物。根据NetSmart的统计,50%的用户阅读在线的杂志,48%的用户阅读在线报纸。

即使不通过环球网阅读报刊,环球网的网页本身也起到了出版物的作用。

环球网的发明者伯纳斯利在他关于环球网的宣言中,明确指出:“环球网在本质上是使个人和机构可以通过分享信息来进行通信的一个平台。

当把信息提供到环球网上的时候,也就被认为是出版在环球网上了。在环球网上出版只需要‘出版者’有一台电脑和互联网相连并且运行环球网的服务器软件。就象印刷出版物一样,环球网是一个通用的传媒,”然而,与印刷出版物相比较,网页具有印刷出版物所不具有的许多特点。

首先,网页的成本非常便宜。在纸张非常紧张、非常昂贵的情况下,网页的优点就格外明显。因为,与印刷出版物不同,网页只是一种电子出版物,建立网页并不需要纸张。而且,当电影工作者、戏剧工作者、甚至也包括作家们在感叹自己的工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的同时,网页的优点也显示了出来。因为,网页是可以随时修改、随时“再来一次”的,这是一个很大的优点。

网页的另一个优点是读者面广。既然不必花钱,谁都喜欢多看一些东西,因此,好的网页肯定比好的书报传播面广得多。一个好的网页通常每天都有几万、甚至几十万人次光顾。其影响也就可想而知了。

而且,既然是电子出版物,网页的传播速度也是印刷出版物所不能比拟的。

不用说书籍,即使是报纸,从编辑、排版、印刷到发行都需要时间,而网页则非常简单,只要放在网上就行了。这里,网页与印刷出版物的区别在于,印刷出版物是要送到读者手里的,而网页则由读者自己来取。互联网上影响最大的新闻网页(比如:]美国有线新闻网url]CNN/url)都是每小时更新一次内容。读者可以常看常新,随时追踪事件的发展。

另外,由于网页使用的是超文本文件格式,可以通过链接的方式指向互联网上所有与该网页相关的内容。不管是进行理论研究,还是读新闻,都可以很方便地找到相关的资料。并且,这些材料好像不是别人写好了强加于你,而是由你“参与”其中,自己“找”出来的。

也许,网页和印刷出版物的最大区别还是在于反馈。印刷出版物的反馈渠道往往还是印刷,在许多情况下,得到反馈是非常难得的。而对一个网页提出不同的看法就非常容易。

正是由于作为一种出版物的这些特性,环球网正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

根据PC-Meter1996年的调查,平均每个互联网用户每次访问的环球网的网站有5.6个,每次查看的网页20.8个,而平均阅读每一个网页所需要的时间大约1.4分钟,平均每次上网阅读环球网页的时间大约28分钟。作为这样一种具有私人和公共的双重功用的传媒,互联网效用的实现从根本上还是依赖于参与者,也就是用户的增加。而这一特性又是和网络的性质是完全一致的。

语言影响

互联网的出现对传统语言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出现了网络语言。这种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网络语言研究的深入,一门崭新的语言学科——网络语言学诞生了。这门学科是由中国知名学者周海中教授在2000年发表的《一门崭新的语言学科——网络语言学》一文中首先提出的。此后,网络语言学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西班牙知名学者珀施特圭罗博士在2003年出版的专著《网络语言学:互联网上的语言、话语和思想》中,对网络语言学作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论述。2005年英国知名学者戴维·克里斯特尔教授发表了《网络语言学的范围》一文,就网络和信息技术对语言产生的影响问题作了深入探讨。网络语言学已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其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还有待于不断完善。

消极影响

虚假信息、网络欺诈、病毒与恶意软件、色情与暴力、网瘾、数据丢失、网络爆红、阴谋论、过于公开、过于商业化、黑客攻击。

国信办:坚决制止“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行为。12月17日前后,因为服装店店主蔡某某怀疑一女孩是小偷,将截图发布到了网络上,让网友对其发起“人肉搜索”。结果,广东省陆丰市高中女生琪琪个人隐私信息被曝光,琪琪不堪忍受,投河身亡。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新闻协调局局长刘正荣就“高中女生琪琪投河身亡”事件,接受环球网采访。[2]

基本优点

 

互联网受欢迎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成本低,优点如下:

互联网能够不受空间限制来进行信息交换

信息交换具有时域性(更新速度快)

交换信息具有互动性(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可以互动交流)

信息交换的使用成本低(通过信息交换,代替实物交换)

信息交换的发展趋向于个性化(容易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

使用者众多

有价值的信息被资源整合,信息储存量大、高效、快速

信息交换能以多种形式存在(视频、图片、文字等等)

网络差异

 

网络差异性

各种不同的接入技术和接入网络使得互联网呈现出异构性。

设备差异性

不同的终端接入设备,如PAD、PC机等,在视频解码的处理性能以及显示设备能够支持的图像分辨率上都有较大的差异。

中国状况

 

中国互联网已经形成规模,互联网应用走向多元化。互联网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因特网

学习、工作以及生活方式,甚至影响着整个社会进程。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

网络经济得到快速增长。根据iResearch统计,2011年网络经济市场规模突破2300亿元,到2013年将达到5400亿元。在细分市场结构中,2011年移动互联网和网络广告的占比均有小幅提升,电子商务的占比仍维持着40%以上的占比。其中,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增长,主要源于传统电商企业快速拓展移动业务以及移动支付的快速推进;电子商务市场稳定态势的保持,主要源于网络购物和旅行预订市场的持续增长;广告主网络广告投放比重持续增加,助推整体网络广告市场保持稳定上扬态势;而网络游戏市场,由于网游用户付费市场接近饱和,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增长逐步趋向平缓。

在互联网产业及中国经济发展向好的预期下,互联网企业再现上市潮。2010年以来,中国互联网公司频频赴海外上市,其中以美国IPO居多,这批上市公司占到了美国IPO公司总数的1/4强,成为2000年北京新浪互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北京搜狐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广州网易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等网络公司上市后的第二波集体上市浪潮。与上一波相同的是,这批上市网络企业市盈率普遍偏高。2011年5月,4只中国网络股先后上市,但后市表现让人失望。人人网虽首日大涨30%,但第二天就走跌,第5个交易日跌破每股14美元的发行价。而网秦天下首日即破发,最终以近20%的跌幅结束当天交易。

专业人士称,许多美国投资者只是冲着中国的经济增长,根本不了解公司基本面,其追捧中有明显的投机成分。此外,各种中国企业所谓的业绩造假、违规操作消息不绝于耳,这导致中国概念股遭遇到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第二次互联网泡沫为之不远。在互联网繁荣的外表下,实则暗潮汹涌。在此背景下,互联网企业更应该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态,抓住机遇,抵御风险。

发展规模

 

中国网民规模继续呈显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人,2007年底美国网民数为2.18亿人,按照美国的网民增长速度估算,美国网民人数在2008年6月底不会超过2.3亿人,因此中国网民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同期增长了9100万人,在2008年上半年,中国网民数量净增量为4300万人。越来越多的居民认识到互联网的便捷作用,随着网民规模与结构特征上网设备成本的下降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互联网正逐步走进千家万户。全球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国家是冰岛,已经有85.4%的居民是网民。中国的邻国韩国、日本的普及率分别为71.2%和68.4%。与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有相似性的俄罗斯互联网普及率则是20.8%。一方面,中国互联网与互联网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中国整体经济水平、居民文化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才能够更快地促进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另一方面,这种互联网普及状况说明,中国的互联网处在发展的上升阶段,发展潜力较大。

不同接入方式网民规模,业界和网民非常关注宽带接入速度。享受宽带接入服务的网民越多,中国的互联网接入情况就越好。中国网民中接入宽带比例为84.7%,宽带网民数已达到2.14亿人。中国的手机上网网民数已达到7305万人。2.53亿网民中,半年内有过手机接入互联网行为的网民比例达到28.9%。手机上网以其特有的便捷性,在中国发展迅速。手机上网的发展,使得网民的上网选择更加丰富,手机上网情况的变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网民上网条件的变化。

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3.8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28.9%,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按照该速度发展,未来2-3年中国的网民数量预计将超过5亿。

根据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 年12 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 亿,达到5.13 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 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 个百分点,达到38.3%。

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内容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过半数中国人已经接入互联网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uqXofiO7IPmQ2FWB70JJg9gkYjuKWHhSLbLuLamvM7GUHlgpjYjHgB9ZdLkG-pt3aH8zSYzpNUnY9-d9ayNY9Bg9pLc-IM4ccZ9_kZmidfe
扩展阅读: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uqXofiO7IPmQ2FWB70JJg9gkYjuKWHhSLbLuLamvM7GUHlgpjYjHgB9ZdLkG-pt3aH8zSYzpNUnY9-d9ayNY9Bg9pLc-IM4ccZ9_kZmidfe
合作编辑: 全旭聪 

秀友百科词条内容均由网友提供,仅供参考。如发现词条内容有问题,请联系管理员。

词条信息

浏览次数:0

编辑次数:0历史版本

创建者: 全旭聪

最近更新:2016/3/22 6:57:06

关于秀友百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 常见问题

秀友百科是网络营销能力秀指定的教学实践平台

深圳市竞争力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