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秀友百科词条 >> 互联网常识 >> 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编辑]


概述
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是在互联网经济发展中,涉农生产者、消费者、销售商、电子商务平台、相关服务商、行政机构等各种主体利用网络平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复杂动态性商业系统。

一、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结构

1、核心种群

      为涉农电子商务企业或平台,是农村电商生态系统的领导者,为参与主体提供交易平台、信息、监管等服务,是农村电商生态系统的资源整合者。

2、关键种群

      为农村电子商务的交易主体,包括农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者、消费者、加工企业、批发零售商、供应商、投资商等,是农村电商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服务者。

3、支持种群

      为核心种群、关键种群开展商务活动所必需的组织及机构,包括物流企业、金融支付机构、信用担保机构、通讯服务商及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等,是农村电商生态系统有效运行的保障提供者。

4、寄生种群

      为农村电子商务交易提供增值服务的服务提供商,包括营销服务商、技术外包服务商、咨询培训服务商、供应链优化服务商等,是农村电商生态系统的依附者。

二、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特征

1、系统性

      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由众多种群的不同主体构成,它们在系统中扮演着不同角色。各种群之间虽有竞争但更需要合作,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分工合作、资源共享,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共同应对市场各种风险与挑战,产生多赢效果,而其中一个主体的效能缺失,可能会导致整体系统运行效率的下降。

2、开放性

      面对外部市场变化,各种群、主体需要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等交换,促进种群不断优化,从而使整个系统保持旺盛活力,实现良性循环。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开放性是其显著特征之一,这种开放性决定了任何一个种群、任何一个参与主体都不能完全控制整个生态系统。

3、动态性

      为了应对外部市场环境的发展变化,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必须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各个种群、各参与主体间的竞争使系统趋于非平衡态,它们通过技术、服务上的创新以及通过系统内部的优胜劣汰,以实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动态发展。

4、自我组织性

      与他组织性相对应,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内的各个种群及参与主体依靠内部成员间的竞争使系统趋于非平衡态,它们相互影响和相互协调,通过不断学习、优化,实现生态系统的完善与平衡,即自我组织性。在必要时候,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可以借助他组织的介入。

三、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服务的内容

(1)网上农贸市场

(2)特色旅游

(3)特色经济

(4)数字农家乐

(5)招商引资

四、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发展的优势

(1)使消费选择多样化,满足农村消费者需求。

(2)为农产品提供了销售渠道,提高农民收入。

*3)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
扩展阅读:
相关词条:
合作编辑: 王冰雪  汤芸 

秀友百科词条内容均由网友提供,仅供参考。如发现词条内容有问题,请联系管理员。

词条信息

浏览次数:5

编辑次数:1历史版本

创建者: 王冰雪

最近更新:2017/4/22 5:36:46

关于秀友百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 常见问题

秀友百科是网络营销能力秀指定的教学实践平台

深圳市竞争力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