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秀友百科词条 >> 网络工具软件 >> 移动电话网

移动电话网[编辑]


概述
移动电话网是利用无线信道的广播性,在移动台间提供直联链路和(或)在移动台和基台间提供接入链路所构成的电话网。

一、分类

我国的五种移动电话网又被称为A、B、C、D、G网,其中A网和B网是模拟网,C、D、G网是数字网。

模拟移动电话网

A网和B网:模拟移动电话网
模拟网是我国早期建设的移动电话网。由于各地分别建设、时间先后不同,又有爱立信和摩托罗拉两大移动电话系统等原因,模拟移动电话网形成了A网和B网系统,A网地区使用A网的手机,B网地区使用B网的手机。A网的地区是北京、天津、上海以及除河北、山东以外的全国各地。可见在大部分地区是共存的,但原来是不能互通的。B网的地区主要是在北京、天津、上海、河北、辽宁、江苏、浙江、四川、黑龙江、山东等地。1996年1月起,我国各省模拟移动电话系统实现了联网,模拟移动电话已有可能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实现自动漫游。但是,如果要从A网区到B网区,需要用户在自己的手机上进行操作,将手机转换为B网,否则不能使用;如果从B网区回到A网区,也必须先在手机上操作,将手机变回才能使用。变换的方法可见说明书。

CDMA网

C网:CDMA制式移动电话网
C网是指CDMA(码分多址)制式的移动电话网,CDMA制式是接通率高、噪声小、发射功率小的新型数字网,能实现移动电话的各种智能业务。我国在上海、北京、广州、西安等市建设了C网,沿海的10省也在建设,已经建成的城市间已联网,使用CDMA手机可以在上述地区漫游。

全球通(GSM)网

G网:全球通(GSM)数字移动电话网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建设“全球通”(GSM)数字移动电话网,这就是G网。数字网具有许多新的业务功能,特别是具有漫游范围最为广泛的特点,因而被称为“全球通”。G网工作于900兆赫频段,频带比较窄,随着移动电话用户迅猛增长,许多地区的G网已出现因容量不足而达到饱和的状态。为了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又建设了“D”网。

CS1800系统网

D网:工作在DCS1800系统的移动电话网
它的基本体制和现有的GSM900系统完全一致,但工作于1800兆赫频段,需要用全球通1800的手机。如果使用双频手机,那么在G网中也能漫游、自动切换。有许多城市是DCS1800系统和GSM900系统同时覆盖一个地区,就称为全球通双频系统,使全球通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成倍增长。

二、组成

移动电话网络的组成如下:
(1)小区:是实际场地,配有一个基站,包括发射器、接收器和在窝小区范围内通过无线电通道与用户的移动手机进行通信时所用的其他设备;
(2)基站控制器:用于连接和控制每一蜂窝小区内的基站;
(3)移动交换中心:用于控制基站控制器和通话的呼叫;
(4)传输线:用于连接移动交换中心、基站控制器、基站和PSTN

三、主要特点

主要特点包括环境、体系结构和拓扑结构三个方面。

环境特点

①在多频道网中,移动台共用无线信道,移动台的用户标识与无线链路没有确定的联系,为此不能按固定网的选路寻址方式建立连接。
②移动台所在基台覆盖区、基台控制区,乃至移动电话交换机服务区的位置不确定,导致移动网基台以上的固定网部分,连同所接入的固定电话网均不能选路寻址,建立连接。
③在多区制移动网中,相邻基台覆盖区不能使用相同频率,通话期间越区时,必须换用即将进入的邻区频道。
④频率资源有限,网容量很大时,必须在不同覆盖区内重复使用同一频率。
⑤频道间存在同频干扰和互调干扰。

体系结构特点

①在一个或几个覆盖区内,有一个所有移动台守听的专用或暂借的寻呼信道,用以传送选呼音信号、数码信号或包括移动台编码和指配频道编码的数字信令。
②移动台具有核对本机标识音或标识码,并在确认被叫后,以静噪解锁或选择指配信道方式完成接续的功能。
③无中心网移动台呼出时,具有选择空闲频道和发送包括被叫台编码和空闲频道编码的寻呼信令的功能。
④移动台守听状态下跨区,应能在发现区域识别号与原存区号不符时,自动申请更新位置登记内容,然后根据基台指令存入新区号。
⑤移动台通话状态下跨区,网控中心应能根据话音频道环回的监测音与移动台接收场强衰减门限的对应关系,作出出区判决,然后指挥邻区重测该频道场强,用比较法确定好将进入的覆盖区,并据此发出切换频道指令,同时相应更新位置登记内容。

拓扑结构特点

①只能以移动台最低可用接收场强确定基台覆盖区范围。
②扩大网容量,必须采用多区制。等功率基台均匀分布的服务区以邻区等场强线划界,正六角形蜂窝小区的中心距、覆盖面最大,重叠面最小,且按选用频道(组)数以对应蜂窝群集,进行频组再用,可保证同频干扰最小。
③蜂窝网增容,只有不增加基台台址,用120°角形天线将原六角形分裂为三个扁菱形区,或用60°角形天线拼成三叶草形的覆盖区最经济。
④蜂窝网的基台、控制中心和移动交换机,拓扑上将组成三级辐射固定网,此固定网部分,既是基台间的中继网,也是固定电话网的移动用户终端接入网。
⑤蜂窝网所有基台作为移动台的随机接入点,在拓扑上将形成一个以移动台为中心的虚拟动态星形网。这是移动电话网在拓扑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也是电信网拓扑结构上的重大发展。

四、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包括无中心网和有中心网两类。

无中心网

无中心网:无固定网部分。服务可随移动用户群的活动范围移动,非常适于战地通信。
a.对讲电话多为同频单工网,使用高频、甚高频段。服务半径数公里至十多公里。采用单音或数字编码静噪选呼(DCS)。
b.个人无线电系统是多频道同频单工网。使用甚高频、特高频段。服务半径数公里。移动台主呼时,具有自动寻找空闲频道,通过共同守听的专用信令频道,发送含有被叫台号和空闲频道号的寻呼信令,用以控制被叫台与指配频道链接的功能,称数字编码信道链接信令方式(DCL)。

有中心网

有中心网:有固定网部分。基台天线增益及发射功率可远大于移动台,覆盖区也远大于无中心网。服务区地理位置固定,便于与固定网连接。
a.无绳电话(CTI):家用单移动台(手机)、单基台(电话主机)异频双工系统。使用甚高频低端频道,服务半径数十至一二百米,手机与电话机标识一一对应,可用常规选路法寻址。
b.第二代无绳电话(CT2):公用少频道(6~10)异频双工网。基台分布多为链结构,使用甚高频段。服务半径数百米,典型的手台与基台没有确定的标识联系,只能呼叫固定网和蜂窝移动网用户,只有配备寻呼机,才可从寻呼业务网获得呼入信息。
c.数字无绳电话(CT3):由可以双向拨叫的手台和无绳专用交换机组成,具有位置登记、越区切换、漫游等功能,还可传数据。服务区与CT2相同。
d.寻呼网:单频道单向通信系统,可发送包含被叫BP机号、主叫人姓氏、回话电话号码或简短信息。多中继台同发时,需采取时延控制和频率偏移等措施,尽量减小多台同频发射同一数字信号的同频干扰影响。
e.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一种采用大区制,基台兼有控制、交换功能,可自动选择信道进行动态优化分配,实现集中管理、资源共享的多频道专用移动通信系统,主要作调度使用,覆盖区半径15~50公里。多基台可互联成广域网,并与固定网互通。
f.蜂窝式移动通信网:具有一个以上基台,可以漫游、自动登记移动台位置、越区切换、频率再用,以及允许以小区分裂方式增扩网容量的系统。使用特高频450MHz或900MHz频段。移动台呼出呼入的提示音、操作方式与固定网用户终端完全相同。
g.数字蜂窝式移动通信网:它采用了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接入方式和半速率VSELP编码规则,可分别使频道容量扩大三倍,数字话音码率降至4~5kbit/s,如引入固定用户业务,还可采用话音插空技术(DSI)使容量再加倍,超过频分多址、调频模拟话音信道容量的10倍。
h.静止卫星移动通信系统(GEO):由位于35786公里高空的静止同步卫星、关口台和可载荷面天线的船台、车台、机台组成的大覆盖面移动网,使用L频段。手台不能接入。如海事卫星通信系统。
i.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网(LEO):以在多个高度为数百至一千多公里的圆形轨道上。等距分布的48~66个卫星上多副定向天线,在地面上组成的蜂窝群集环互相交织所形成的,可以覆盖部分区域或全球、允许手台接入的大蜂窝(宏小区)移动通信网,是个人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j.中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网(MEO):轨道的高度为10350公里,共12个卫星分布在3个轨道平面上。与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网相比,卫星数较少,覆盖面较大。
k.全球个人通信简称个人通信。个人移动性与终端移动性分离,仅以唯一的个人标识号,通过登记、注册方式与网发生关系,从而可以做到任何个人在任何地点,使用网内任何移动的或固定的终端与网内的任何个人,发起或接受呼叫。个人通信网将是一个包括所有宏小区,大中小区,微小区移动网和所有可以进行个人登记注册的固定网的综合通信网。建立个人通信的关键,主要是个人标识号的编码方案和无间断跟踪,位置登记和位置变更处理的自动化,个人数据的存储、普发,检索、更新和管理,以及计费、收费等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则有赖于全球性的手台可接入移动网的建成和网路管理功能的智能化。

参考资料: 移动电话网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7%BB%E5%8A%A8%E7%94%B5%E8%AF%9D%E7%BD%91/417567
扩展阅读:
相关词条:
合作编辑: 贺昌杰 

秀友百科词条内容均由网友提供,仅供参考。如发现词条内容有问题,请联系管理员。

词条信息

浏览次数:0

编辑次数:0历史版本

创建者: 贺昌杰

最近更新:2017/12/1 0:46:41

关于秀友百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 常见问题

秀友百科是网络营销能力秀指定的教学实践平台

深圳市竞争力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