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秀友百科词条 >> 其他类别词条 >> 理性人

理性人[编辑]


概述
“理性人”假说是经济学中提出来的一个模型,指的是“人的决策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理性人假说依据其研究领域,在发展过程中,历经了三次简化。

 

理性人假设的核心是两条,一是人有能力做出使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判断,二是人的偏好良定。第一条说的是我有处理海量信息的能力,能准确把握什么行为对我最有利,这太高估人类的水平了,我们多数情况下既不能处理那么多信息,也不知道怎样才叫对自己最有利,找局部最优倒是有可能,全局最优几乎不可能找得到。第二条要求我不能喜欢a多于b,喜欢b多于c的情况下,还喜欢c多于a。
经济学的大趋势是废除理性人假设,这是毋庸置疑的。Alchian用演化理论克服了没有理性人假设后无法进行逻辑推演的问题。最近二十年大量脑科学和心理学理论进入经济学文献中,在没有理性人假设的情况下重构了我们对人的行为的知识,使经济学又可以沿着研究微观行为的方向发展。
想补充的是,理性人假设其实并不是个很强的假设,很多看似“非理性”的行为跟它都是不矛盾的,公益,甚至更广泛的利他行为,都是可以放在这个框架下解释的。理性人假设只是说人倾向于最大化自身的效用。
但对效用函数的形式却几乎没有什么限制,因而只要通过调整效用函数形式,这个分析框架就可以容纳利他行为。比如宏观上很多代际交替模型都会把子女的效用放入到父母的效用函数当中。回到题主所给的公益的例子,即使在排除可以通过公益从其他渠道,比如减税、形象改善等等获取收益的可能性,公益行为仍然完全可以是理性的。
只要将其他人的效用放到行为人的效用函数中,对他来说,通过公益行为提升其他人效用,进而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就完全是理性的。当然提升自身效用的公益行为仍然是公益,仍然是值得赞扬的。效用函数体现偏好关系。
而一般在微观当中,一个理性的偏好关系只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完备性和传递性。前者要求个人明确知道对任意两个商品更偏好哪个,或是偏好无差异;后者则要求如果个人偏好A甚于B,偏好B甚于C,那就应当偏好A甚于C。理性偏好关系就足以保证显示偏好弱公理得到满足了:如果某次当A可选时你选了B,那任何时候,如果A、B都可选,而A是你的最优选择之一,那B必然也是。
这几个假设不能说特别弱,毕竟好多人都宣称自己有选择恐惧症,也就是说他们的偏好多半是非完备的。除此之外,对理性人假设的另一个经常的质疑来源就是人是否有充分信息和能力找到自己的最优选择?这个扯开去话题太大了,得针对具体的细分领域和问题具体分析。不过这大概已经跟一般人所说的非理性相差甚远了。总而言之,理性人假设只是个理解世界的简单工具,不过它是个挺好用,而且其实适用范围挺广的工具。
理性人这个概念和所谓的自私没有必然联系,经济学之前的基本假设叫经济人假设,是说人是趋利避害的。但是这个概念现在来看根本没法用,因为它是套套逻辑,就像「明天要么下雨要么不下雨」一样,是不可能错的。举个例子,一个人自杀,你说他理性吗?有人说理性有人说不理性,其实只要别人做了一件事,我们都可以说他是理性的,因为「我选择我喜欢」。否则为什么这么做呢。
不可能错的只有废话,所以现在经济学强调理性人而非经济人,强调以理性的方式趋利避害而不是乱来,不强调自利动机而强调逐利方式要合逻辑、讲科学。具体定义是:1,你不能同时认为「A好于B」和「B好于A」;2,你不能同时认为「A好于B」、「B好于C」和「C好于A」。这样就是理性的。
经济学研究也要依据研究对象对模型及其量纲进行简化,据此理性人假说依据其研究领域,往往进行了3次简化,分别是:
1、在大部分应用领域来,对行为个体利他性动机的简化。好的决策,大脑分泌出多巴胺,让人快乐,坏的决策,让人感觉焦虑,所谓的效用最大化,应该是人类神经系统刺激下的情绪最优。人类神经系统这样进化,是因为更优的决策有利于自身基因的遗传,然而人的决策既然是依赖基因遗传的最大化,而家人、同伴身上也含有自己的基因,所以人自然会有关爱同伴、家人的行为动机。

因此在研究家庭、捐赠等领域,理性人假说是不足的,但个人出的很多决策,利他性动机很低,这些领域我们就可以忽略利他性动机。比如我们买衣服时很少考虑服装厂工人的生存问题,买土豆时也很少去想农民收入,在研究许多领域时经济学没必要考虑利他性行为。这不是因为不存在利他性,而是由于利他性在某些决策中的影响比重很小,因此排除利他动机是理性人假说的一次简化。

模型的简化必然带来的适用性问题,并不代表该学科不对简化掉的变量进行研究,比如叶航的书就对经济学一些对利他性研究进行了介绍。

2、在大部分研究应用领域,经济学对效用的测度方法进行了简化。既然经济学是分析人类关于资源配置决策的学科,那么最好是对大脑激素进行测度,可对测量大脑对各种决策的反应是个难题,对经济学大部分人研究领域来说也没有必要,成本太高。因此经济学往往用货币作为量纲替代效用,这是理性人假说的第二次简化。

比如微观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是消费和厂商理论。考察老百姓购买土豆的消费行为时,我们没有必要检测消费者大脑神经系统对土地品质、价格的反映,因为消费者大体上都喜欢优质、低价的产品,虽然有时候可能由于卖土豆的是位可怜的老太太,因此购买其劣质高价土豆,因此此时金钱不能衡量消费者大脑真正的效用体验,但这类决策不是消费者的主要决策行为,所以没有必要对其神经系统进行完全的测度,然后证明理性人模型的正确性。

因此由于观测成本以及应用领域的问题,理性人假说在大部分应用领域用金钱替代了效用进行了第二次简化。

3、在大部分应用领域,从行为演化的角度对模型进行了第三次简化。以上两则几乎都是对人“自私”的简化,第三条则是对人“理性能力”的简化。除了利他性行为外,由于人类认知的有限,以及人类大脑能力的局限性,人决策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会有各种行为违反“效用(金钱)最大化”原则。实际上所有的物种都是缺乏理性的,然而根据进化论,无需物种本身理性,只需要竞争、足够的试错机会,物种的行为总是趋向于约束条件下最大化。因为即便个体行为没有最优,由于性竞争的关系,次优个体的行为带来的优势会高于非优个体,这样次优个体会淘汰非优者,慢慢的劣行为就会被淘汰,因此即便行为主体非理性,在足够多的试错机会、试错时间以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劣行为都会消失。

 

参考资料: 《经济学原理》,百度百科词条“理性人”
扩展阅读: 曼昆-《经济学原理》
相关词条:
合作编辑: 廖康丽 

秀友百科词条内容均由网友提供,仅供参考。如发现词条内容有问题,请联系管理员。

词条信息

浏览次数:17

编辑次数:0历史版本

创建者: 廖康丽

最近更新:2018/12/6 9:43:57

关于秀友百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 常见问题

秀友百科是网络营销能力秀指定的教学实践平台

深圳市竞争力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