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支付是一种基于账户体系搭起来的新一代无线支付方案。在该支付方案下,商家可把账号、商品价格等交易信息汇编成一个二维码,并印刷在各种报纸、杂志、广告、图书等载体上发布。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扫拍二维码,便可实现与商家支付宝账户的支付结算。最后,商家根据支付交易信息中的用户收货、联系资料,就可以进行商品配送,完成交易。
二维码支付听起来似乎是一项十分新鲜的技术,其实,这个跟手机报差不多,算不上新颖的技术。早在上世纪90年代,二维码支付技术就已经形成,其中,韩国与日本是使用二维码支付比较早的国家,日韩二维码支付技术已经普及了95%以上,而在国内才刚刚兴起。
二维码支付手段在国内兴起并不是偶然,形成背景主要与我国IT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快速推进有关。IT技术的日渐成熟,推动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诞生,这使得人们的移动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与此同时,国内电商也紧紧与"移动"相关,尤其是O2O的发展。有了大批的移动设备,也有了大量的移动消费,支付成本就变得尤为关键。因此,二维码支付解决方案便应运而生。
2010年年底,互联网上广泛流传二维码及相关技术,标志着国内二维码开始被广泛普及。任何一项事物的流行必定有其原因,二维码支付也是如此。二维码支付主要有如下特色:
二维码支付在国外发达地区已经拥有成熟的技术手段,这对于国内二维码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二维码技术迅速普及。
使用者安装二维码识别软件后,在贴有二维码的地方简单刷一下就可以完成交易,如支付宝、微信等也有此项功能。
有了二维码支付手段,商家不必承受货到付款等高成本支付,而消费者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实时支付。
由于技术的成熟,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二维码支付成本变得很低。
由于许多二维码扫码工具并没有有恶意网址识别与拦截的能力,腾讯手机管家的数据显示,这给了手机病毒极大的传播空间,针对在线恶意网址、支付环境的扫描与检测来避免二维码扫描渠道染毒。
2014年3月13日,央行下发紧急文件《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暂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同时叫停的还有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并要求支付宝、财付通将有关产品详细介绍、管理制度、操作流程等情况上报。二维码支付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对此,相应的二维码支付软硬件厂商都在积极提出自己的安全解决方案,2014年4月9日,支付宝在北京宣布将联合多方共建安全基金,首批投入4000万元。
"2014年度,我们会投入4000万元用于我们的安全基金的联盟建设,主要包括了反木马的基金。"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筹)副总裁、首席风险官胡晓明称,这4000万元的基金,主要投向反钓鱼联防、反木马联防、反洗钱、反恶意攻击、用户信息保护等领域。
二维码支付硬件厂家也从三方面提出了安全解决方案。第一,从硬件方面,微pos的硬件有自我保护的能力,若是被强拆,微pos内的芯片会自行烧毁,防止有人试图篡改pos机系统;第二,微pos的系统是基于Android进行了必要的删减和封装形成,不存在多余的功能,这也保证了系统不被恶意软件侵染;第三,微pos机在处理数据时都会进行信息加密,保证交易数据不外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