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一代(Millennials)是一个来自西方的概念,即大约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的青年人,与中国本土的80后、90后在代际概念上很相似。毫无疑问,千禧一代正是当下消费领域最主要的消费人群,大部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都在瞄准千禧一代,意图把握这一代人的喜好、习惯。今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有一场关于“中国的千禧一代”的讨论,有意思的是在对话嘉宾里只有一位是千禧一代,其他嘉宾均是70后、60后,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尽管千禧一代是媒体和企业追捧的对象,但当下无论是舆论还是财富其实权力中心仍然是非千禧一代——当然,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终将是你们的,这句话用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面向未来的真理。
国际上有一个专门的代际术语“千禧一代”(1984-1995出生),英文是Millennials,同义词Y一代,是指出生于20世纪时未成年,在跨入21世纪(即2000年)以后达到成年年龄的一代人。这代人的成长时期几乎同时和互联网/计算机科学的形成与高速发展时期相吻合。该术语在中国的媒体和社会学上也常被普遍运用。
那么,热爱挑战的千禧一代到底有何特质?一方面,在新常态下的中国,他们的地位越来越高,而且对中国的经济转型越发重要,但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容易被“收买”。今年 1 月,德勤出版了面向高校毕业生开展的第五届年度千禧一代调查报告。报告指出,65% 的中国受访者表示,在2020 年之前,他们希望为雇主工作,但之后,他们希望能够自己创业。根据德勤早前的调查结果,在中国等新兴市场中,82% 的千禧一代认为他们迟早会自己创业。
令人振奋的是,千禧一代对当前就业形势的态度并不代表他们对商业缺乏兴趣,但能看出他们对当前企业运营方式的深度质疑。根据德勤多年的调查研究,73% 的千禧一代认为,企业在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社会繁荣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他们觉得,企业应该在最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上付出更多努力,比如资源短缺、气候变化和收入差距等。在最近的一次调查中,近九成的千禧一代表示:“财务效益不应该成为衡量企业成功的唯一标准”。
尽管这些调查结果是基于全球数据,考虑到中国面临的可持续性挑战,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国千禧一代的想法与上述调查情况一致。而且,根据过去几年我在中国管理 SAP 业务的亲身体验,千禧一代渴望找到一份符合他们价值观的工作,一份能够让他们对世界产生积极影响的工作。由此可见,锐意创新的企业对千禧一代最有吸引力。事实上,德勤的研究表明,在选择雇主时, 90 % 的中国千禧一代非常看重企业在创新方面的声誉。
从这点来看,中国的大环境相对乐观,因为中国正在步入一个新的经济轨道,通过鼓励和奖励创新来提高整个国家在全球市场中的价值增长。但是,对于许多中国企业而言,要想转型成为备受千禧一代青睐的企业,他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SAP 大中华区拥有 5,700 名员工,其中 74% 的员工为千禧一代,所以我对千禧一代比较了解,而且也很熟悉他们在商业环境中的工作方式。我们推出了一项名为“SAP Sales Academy(SAP 销售学院)”的年轻人才计划,旨在吸引、鼓舞和培养人才,以实现前所未有的业务增长。我们为他们提供为期 9 个月的世界一流的培训项目,希望帮助年轻人才成长为下一代出色的 SAP 职业人。实践证明,在过去几年中,这项计划非常成功,为我们的人才招聘和开发战略提供了大力支持。
在 IT 行业,人才争夺战的竞争异常激烈,其他行业也愈演愈烈。人才是推动企业业务增长的唯一最关键的要素,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定期培训最新工具和技术,来吸引和留住千禧一代人才。
中国市场对千禧一代的需求极大,而千禧一代也希望了解更多职业发展的途径,但是研究再次表明,中国企业在这个方面依然任重道远。《劳动力 2020》研究报告指出,仅 4% 的中国员工认为企业看重他们的领导潜力,而所有受访的高管均表示他们在招聘时不会考虑这一点。